老婆刚验出孕,我就开始琢磨孩子的名字了。
首先,我觉得名字应该中性一点。女名“淑”“惠”“芳”,男名“刚”“强”“毅”,不仅缺乏新意,还特容易重。我自己就是受害者。中性一点的名字,男女通用,也省我事儿。当过或者要当父母的人都知道,取个好名字有多么地费脑细胞。
其次,我觉得名字不要用生僻字。别人如果老是念错你的名字,你不开心;人家知道了,也不开心。既然不用生僻字,又不想重名,单字名就不要想了。所以要两个字。
再次,我认为好名字应该用典。典故就是文人之间的猜谜游戏,猜到了以后有一种快感,同时也把一个孤零零的名字增添了上下文,涵义丰富了起来。所以“三立”、“友谅”、“静姝”都是好名字。
然后,我希望孩子的外文名跟中文名有所对应。我的计划是先取中文名,然后找一个音近又不难听的外文名即可。因为加拿大是双语国家,我希望这个名字英文法文都好念。
最后,虽然我们还没有决定要不要更多的孩子,我希望这个名字可以很容易衍生出新名字,让人一看就知道两个孩子是兄弟姐妹。(这一点,我又是个受害者。我姐的名字是我爸的姓加我妈的名,“爱的结晶”啊。后来我出生了,没得取了,只好随便另取一个。)
A tall order, indeed.
我先挑书。经典之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论语》。记得刚考上清华,第一次接触大学图书馆的时候,我欣喜若狂。中学以来,我一直对思想政治课上宣传的共产主义有一种陌生感,觉得始终不是中国的东西,不能用来安身立命。现在回想,我当时的思维状况是典型的identity crisis。于是我想寻根,看四书五经。但是我看的顺序跟传统的私塾不同,否则应该从《大学》《中庸》开始。《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的言行录,很多地方读来像讲故事,所以立刻吸引了我。当时我的文言水平还不足以直接读,于是请教了英明神武的waikok,用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入门。以后又读了各种注释版本,出国的时候带了一本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在身边随时翻阅。博士毕业的时候,我在论文扉页上加上了这一段:
书挑好了以后,就是翻书挑句子了。我最终选定了《子罕》中的著名一章:
“斯文”两字中,“斯”是文言虚词,意为“这个”,相当于英文的定冠词"the"。所以名字的实质就落在“文”字上。朱子注曰:“道之显者谓之文。”
音近的英/法文名就是Vincent(“文森特”)。幸好法语是罗曼语言,名词分阴阳性,所以男子名一定有对应女子名。Vincent的阴性词又有几个变种,最好听的一种就是Vinciane(“文希安”).
如果日后有弟弟妹妹,就共享“斯”字为记。
然后B超结果出来,是个女儿。于是定名Vinciane Siwen Su(苏斯文),小名文文,昵称Vincy.
2012/09/25
P.S.,归根到底,名字不过是个符号。以后孩子是条龙还是条虫,哪里又是名字能决定得了的?所以名字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我同意一种说法,说名字往往是反的。的确,我希望Vincy以后是个坚强、独立、泼辣的川妹子,而不是斯斯文文的小女生。
P.P.S.,表字对于她们这代人来说,已经完全没有什么意义了。不过如果非要取的话,就名“斯文”,字“存之”。
首先,我觉得名字应该中性一点。女名“淑”“惠”“芳”,男名“刚”“强”“毅”,不仅缺乏新意,还特容易重。我自己就是受害者。中性一点的名字,男女通用,也省我事儿。当过或者要当父母的人都知道,取个好名字有多么地费脑细胞。
其次,我觉得名字不要用生僻字。别人如果老是念错你的名字,你不开心;人家知道了,也不开心。既然不用生僻字,又不想重名,单字名就不要想了。所以要两个字。
再次,我认为好名字应该用典。典故就是文人之间的猜谜游戏,猜到了以后有一种快感,同时也把一个孤零零的名字增添了上下文,涵义丰富了起来。所以“三立”、“友谅”、“静姝”都是好名字。
然后,我希望孩子的外文名跟中文名有所对应。我的计划是先取中文名,然后找一个音近又不难听的外文名即可。因为加拿大是双语国家,我希望这个名字英文法文都好念。
最后,虽然我们还没有决定要不要更多的孩子,我希望这个名字可以很容易衍生出新名字,让人一看就知道两个孩子是兄弟姐妹。(这一点,我又是个受害者。我姐的名字是我爸的姓加我妈的名,“爱的结晶”啊。后来我出生了,没得取了,只好随便另取一个。)
A tall order, indeed.
我先挑书。经典之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论语》。记得刚考上清华,第一次接触大学图书馆的时候,我欣喜若狂。中学以来,我一直对思想政治课上宣传的共产主义有一种陌生感,觉得始终不是中国的东西,不能用来安身立命。现在回想,我当时的思维状况是典型的identity crisis。于是我想寻根,看四书五经。但是我看的顺序跟传统的私塾不同,否则应该从《大学》《中庸》开始。《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的言行录,很多地方读来像讲故事,所以立刻吸引了我。当时我的文言水平还不足以直接读,于是请教了英明神武的waikok,用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入门。以后又读了各种注释版本,出国的时候带了一本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在身边随时翻阅。博士毕业的时候,我在论文扉页上加上了这一段: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The Master said, “Where the solid qualities are in excess of accomplishments, we have rusticity; where the accomplishments are in excess of the solid qualities, we have the manners of a clerk. When the accomplishments and solid qualities are equally blended, we then have the man of virtue.”James Legge是牛津大学中文教授,他的英文翻译精致典雅,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版本。我以Project Gutenberg的双语对照纯文本做了一个pdf在这里。
—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ranslated by James Legge
书挑好了以后,就是翻书挑句子了。我最终选定了《子罕》中的著名一章: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James Legge的翻译:
The Master was put in fear in K'wang. He said, 'After the death of King Wan, was not the cause of truth lodged here in me? If Heaven had wished to let this cause of truth perish, then I, a future mortal, should not have got such a relation to that cause. While Heaven does not let the cause of truth perish, what can the people of K'wang do to me?'于是孩子的名字就取定为“斯文”,男女皆可。
“斯文”两字中,“斯”是文言虚词,意为“这个”,相当于英文的定冠词"the"。所以名字的实质就落在“文”字上。朱子注曰:“道之显者谓之文。”
音近的英/法文名就是Vincent(“文森特”)。幸好法语是罗曼语言,名词分阴阳性,所以男子名一定有对应女子名。Vincent的阴性词又有几个变种,最好听的一种就是Vinciane(“文希安”).
如果日后有弟弟妹妹,就共享“斯”字为记。
然后B超结果出来,是个女儿。于是定名Vinciane Siwen Su(苏斯文),小名文文,昵称Vincy.
2012/09/25
P.S.,归根到底,名字不过是个符号。以后孩子是条龙还是条虫,哪里又是名字能决定得了的?所以名字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我同意一种说法,说名字往往是反的。的确,我希望Vincy以后是个坚强、独立、泼辣的川妹子,而不是斯斯文文的小女生。
P.P.S.,表字对于她们这代人来说,已经完全没有什么意义了。不过如果非要取的话,就名“斯文”,字“存之”。
Comments